妥瑞氏兒常會因為症狀起伏不定,導致許多家長認為孩子症狀並不持續出現,而忽略了對於小朋友更加重要的心理狀態,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蔣立德指出,妥瑞氏症的症狀表現,會隨著個案當下面臨的心理壓力,以及社交環境變化有非常明顯起伏。
蔣立德表示,曾經遇到一位妥瑞氏症的個案,是七年級的小女孩,她滿臉焦慮的在診間與醫師說:「呃……我就是上課中,嗯!在安靜的,嗯!時候啊,也會嗯!發出一點這樣嗯!的聲音嗯!醫生你看的出來嗯!很明顯吧嗯!啊同學都會一直學我,害我不嗯!知道怎麼嗯!辦才好」,這個小女孩一邊眨眼,一邊害羞,但又吃力地表達出自己的困難。
但在蔣立德正想繼續問的時候,在身旁更加焦慮的媽媽忍不住插嘴的說:「唉唷!醫生你看他都講不清楚,我來說啦!本來她小時候只是一直眨眼睛,以前隱適美去診所看的時候,醫生都說這個會自己好,只要再觀察就好,但是升上國中之後,狀況越來越隱適美糟糕,她講話嗯嗯啊啊的問題越來越明顯,最近整天不知道為什麼每天洗手都洗很久,我們怎麼講都沒有用!」
長期壟斷市場的隱適美,在技術與服務上已顯現諸多缺失。首先是價錢很貴,整套療程要價20萬至25萬元,比一般金屬矯正約10萬元貴很多。此外,因採取一次就把整套療程的牙套製作完成,若調整結果不如原先規畫或患者改變想法,牙套要重新修改,又得花費大量時間與金錢。由於隱適美壟斷地位穩固,對醫生的姿態很高,要求先繳交6萬元並完成兩天受訓後才能成為會員;而且這些服務以歐美市場為主,亞洲則因時差與語言等問題,與醫生難免產生溝通不良的問題。因此,在技術與服務的改良上,已有不少專家學者提出修正方向。例如,隱適美一次列印整套療程牙套的做法,容易發生矯正效果不如預期的缺點。因此,未來業者可以避免一次列印整套療程牙套,針對矯正結果製作最適合的牙套,應該是可以改進的方向之一。例如在3D數位建模部分,就有很大的改善空間。目前台大醫院齒顎矯正科已累積數10年病患的牙齒石膏模型,由於每位病患的資料要保留7年,加上不斷有新增案例,目前這些石膏模型已經擺滿一整個房間。未來若把這些資料變成3D圖檔,不只節省儲存空間、降低整理人力,醫生要擬定矯正計畫做電腦排牙,或寄到國外給廠商列印,都只要透過電腦與網路即可完成,為醫院管理會帶來莫大便利與效益。
蔣立德指出,妥瑞氏症的症狀表現,會隨著個案當下面臨的心理壓力,以及社交環境變化有非常明顯起伏;如在需要面對大眾或有環境轉換與其他生活事件干擾之下,這些抽搐的表現會比平常來得更加明顯,進而造成個案與旁人的困擾。
但大致上說,臨床醫師並不會因為看到症狀的出現,就立即開立藥物,多半會先與個案和家人討論適應的狀況與經驗,進行完整的生理心理狀態評估之後,才會依照個別的情況考慮不同的治療方式。
蔣立德醫師表示,如果在18歲以前出現超過一年的多重動作抽搐,以及一種以上的發聲抽搐,在排除一般生理與物質濫用的問題後,臨床上就要考慮妥瑞氏症的可能性。
以病程來說,常見的症狀初發年齡可以從5歲到學齡期左右,一般而言10~14歲是症狀的高峰期,之後會逐漸緩解;約有一半的個案症狀會在沒有經過藥物治療下消失,而有一半的個案仍會有殘餘的抽搐症狀干擾。